你的位置:首页 > 相关资讯 > 参考文摘

老子的道与天道人心

2020/4/28 23:04:28      点击:

荆石国学

发布时间:18-03-2314:38优质创作者

老子的“道”在思想哲学体系中居于纲领性的核心地位,既体现着形而上学的终极意义,又体现着形而下学的现实意义,具有极为深刻的内涵,也有非常广阔的外延,涵盖着宇宙、自然、社会人文的全部道理和规则,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理解和感悟。天道,一个是天道,一个是人心,这是中国人生活的两个根据。老子中得道的圣人仍然是“豫兮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,俨兮其若客”《道德经》十五章般的戒慎恐惧。不要太相信自己已经发现和掌握了真理,不必太独断和专制。虚心一点总是好的。

“天理良心”,这个理就是道。“天理良心”之所以深入人心,是因为说出了生活很本质的东西。实际上,“天理良心”包含了我们最重视的两个方面:一个是天道,一个是人心。这是中国人生活的两个根据。先秦时期,儒家对人心比较关注,力图从中发掘道德价值和秩序的根源。道家则对天道非常看重,将它视为行事的依据。   

《道德经》留给人们的一个深刻印象,就是在讲人间事务的时候,喜欢援引天道或者道作为最终的支持。柔弱是因为天道,不争是因为天道,不仁、无为等都是由于天道。我们经常可以在这部经典中发现类似形式的句子:  

“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”《道德经》八十一章。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,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”《道德经》三十七章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”《道德经》五章。在老子看来,道是这个世界的总根源,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”,《道德经》二十五章,这个混成之物就是道。经过了一定的演化,万物从中产生,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《道德经》四十二章。但更重要的,还是道本身所显示出的“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”《道德经》十章的“玄德”。正是这种玄德,让道可以成为人们生活的指引者,也把道和天地万物紧密地结合起来。同时也是这种玄德,可以赢得万物的心。

道的本意是路,引申而具有法则的意义。天道也就是天的法则,人道就是人生应该遵循的法则。人道应是本于天道的,这是老子的态度。其实这个态度并不算新,从西周到春秋时期,很多人都从天道出发考虑人道的问题。譬如把“礼”看作是本于天的,认为礼是“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”,天有十日,所以人该有十等。但这种说法多具有比附的性质,具体而杂乱,而且有时候还没有从有意志的天道观中摆脱出来。老子则不同,他关心的只是根本的天道,他致力于发掘的是法则性的东西,诸如无为或道法自然,这种法则同时可以成为人道的依据。这就使《道德经》的天道观和此前的天道理论区别了开来。

道和天道不必刻意区分,而应该采取一种混为一谈的态度。至少在法则的意义上,天道和道在老子的叙述中基本没什么区别。在天和人的关系中,道家始终是大天而小人的。如《道德经》二十五章说:“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域中的四大是指道、天、地和人。表面上看来是给予了人很高的地位,但仔细看来,却是对人的贬抑。人间的秩序并不是来自于自己,而是天或者道。这是一个明确的宣示,人不应该把自己看的太高。天地比人大,道比人更大。因此,在天道和道面前,保持谦卑和敬畏的姿态是必要的。重要的不在于自我的放大,而是虚心静气地倾听天道的声音。

我们看老子对世界的描绘就有些清冷和虚静,作为世界开端的道是“独立而不改”的,从中分明可以看出透着寂寞和孤独。当这个世界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时,我们可以读到“小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,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随有舟舆,无所乘之;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《道德经》八十章,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紧密和温情脉脉,互相之间少了些关心,却多了些自在。这正是老子智慧的精髓所在,这也是老子所要表达的道。